《大學英語——中國文化課程》線上教學
大學外語教學部 馮勛
大學外語教學部依托Umoocs與we平臺,并結合“釘釘數字化教學平臺”進行在線教學。在線上教學中設計了大學英語連續(xù)學習的方式,旨在提高大學英語線上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及協(xié)作學習的能力。
在線上教學過程中,我以學生的線上自主學習為開始,緊跟教師線上的直播課程學習,并伴隨課后的拓展學習、成果分享等多維活動。這樣的教學設計有助于在線上增加英語輸入及英語學習時間,使得英語學習具有連續(xù)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線上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效果。
一、數據技術助力云課堂,開展有效問卷調查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對于線上課程的課堂參與度,正式開課前,我對18級光電科學分院全體225名學生進行了課堂參與行為的問卷調查,線上發(fā)放“課堂參與行為與性格調查問卷”225份,回收問卷210份。開課前及時了解學生對與各種課堂參與行為的偏好與性格分類,合理安排線上直播學習中師生互動方式。
調查問卷二維碼:
? 每堂課程結束后,我會根據“直播統(tǒng)計”跟蹤學生的課堂參與及表現,從而發(fā)現網絡課堂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同學生溝通,或對教學設計做出調整,做到“一課一案,一生一策”,不落下一名同學。
二、構建智慧學習空間,精心設計教學
依托Umoocs和we平臺大學英語線上教學及直播教學模式的構建,主要分為課前、課中、課后與評價四個部分,即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上直播學習的有機融合,通過這四個環(huán)節(jié)致力于形成“課前-課中-課后-評價”的連續(xù)學習模式,使學生的英語學習具有連續(xù)性,并引導學生有效完成知識的輸入-內化-輸出-評價的流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及協(xié)作學習的能力,提高大學英語的教學效果。
三、科技助推精準教學,智慧提升教學質量
1. 學習模式多樣
在大學英語線上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教材為依托,選取相關線上資源來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自主學習與協(xié)作學習,在充分發(fā)揮學習者主體性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
2. 學習資源豐富
通過Umoocs與外教社we平臺學生可以在線學習各種優(yōu)秀的在線課程或其他相關教學資源,教師也可以隨時觀看其中一些優(yōu)秀的課程,并從中挑選出一些課程的亮點,來補充線上直播教學的內容。
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Umoocs與外教社we平臺靈活挑選適合自身水平或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來進行個性化的學習,以此來豐富自身的學習體驗。
3. 課堂效果優(yōu)化
依托Umoocs和we平臺的大學英語線上教學模式絕不僅僅局限于線上的直播課程,從本質上說,它是行為主義、聯(lián)通主義、建構主義等學習理論的混合。利用現代化的互聯(lián)網技術與資源,有效的增加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參與的機會,讓學生有備而來,避免了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線上平臺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不斷改進教學內容與方法,優(yōu)化課堂效果。
線上教學典型做法
大學外語教學部 苗慧
線上任務布置應緊密結合在線課程內容,結合事實,承上啟下,必有回響
我們以一個特殊的方式迎來了2020年的春季學期。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無法與同學們在實體課堂相遇。所以大學外語決定利用現有的釘釘平臺進行網絡直播授課,在現有教師身份的基礎上,我也給自己又增添了主播的新一重身份。線上授課的難題在于無法與學生面對面交流互動和及時關注學生的對于知識掌握的動態(tài)。所以線上任務的布置上我花了一些心思。
首先在每堂課的教學內容上,我額外增加了疫情高頻詞匯這個版塊,每節(jié)課我會結合疫情新聞并配以圖片,為同學們介紹5-6個有關疫情的高頻詞匯,并在第一周的周末讓學生利用英語趣配音APP任選一部針對此次疫情的科普短片進行配音,并分享至釘釘群,供同學查閱評論,從而達到練習口語的教學目標。
其次課后拓展部分,我會結合本課話題利用線上資源,在線上發(fā)布任務,讓同學自行觀看演講視頻并從中自主學習10個生詞作為當日的每日學習反饋。而我也會在當日學習反饋提交截止時間后結合學生的反饋情況,發(fā)布一份教師版的詞匯總結,作為學生對今日任務完成的一次自我測驗。
最后考慮到線上授課,同學可能會出現信號卡頓,知識點掌握不精準等情況。我會在一周課程結束后,將本周的知識點進行總結,發(fā)布給同學供他們用于鞏固溫習。在第一周的課程結束會,我也與各班課代表集體進行了語音會議,及時了解各班對晚上授課的進度或節(jié)奏是否滿意,同學是否有困難或建議。同學反映都跟的上,有的同學甚至很喜歡英語配音這樣的口語練習方式。
此次疫情讓我們更多的開始關注線上資源,也更加推進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同時探索多種途徑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對我們既是一種挑戰(zhàn),也是一次提升。希望疫情早日結束,早日與同學們重逢。
摸索中前進,溝通中調整
——疫情期間授課方式的實踐與研究
光電工程分院 劉赟
1月24日,大年三十,武漢封城,疫情似乎嚴重了。糾結了兩天,最終還是決定:暫時不回婆婆家了,等疫情過后再回去看望老人。1月26日,兒子學校要求,班級干部一對一、點對點通知:返校延期,所有同學不得在學校通知的返校日期前提前回京,每天上報出行情況、身體健康情況等等。1月30日,學校圖書館通知萬方數據庫為教師和學生開通漫游帳號。到此時,我已經“宅”在家里幾天了,最開始的恐慌感逐漸退去,在看到“逆行者”奮不顧身時,總感覺自己應該做些什么,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我能做些什么呢?
一、提前預習:平臺學習、微信答疑、上傳電子書
思考過后,我想到了我的學生們,他們現在也都“宅”在家里,如果能夠利用假期時間提前預習,對開學后的學習也會有幫助。2月1日,我向分院提出設想:利用智慧樹平臺提前開課。在分院領導和教務處領導的鼓勵下,在長春理工大學劉冬梅老師的積極協(xié)調下,在智慧樹房岳老師的幫助下,2月5日,光電工程分院19級全體同學,正式在智慧樹上開始了應用光學課程的學習,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非常高。
為了溝通更直接,在輔導員老師的幫助下,每個班級建立了應用光學學習微信群,同學們可以在群內討論學習,我也可以隨時掌握他們的學習情況,與他們溝通,進行疑難問題的解答。
有同學提出:只看平臺上的資料,有些地方理解不了,能不能網上買書?我又聯(lián)系了其他學校的老師,他們給我提供了電子書。這樣,學生們開學前的應用光學課程預習階段順利開展起來了。
二、課前準備:錄課、平臺試運行
2月14日,學校開始向全體教師征集線上授課建議,2月16日開始統(tǒng)計。如何開展應用光學課程的線上授課?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首先,我決定一定要錄課,以備不時之需。如果有同學家里信號不好,直播效果不理想,雖然可以單獨輔導,但是,不會講解那么細致。而且,學生們對錄播課程的學習,可以利用暫停功能,以應對家庭成員臨時發(fā)生的狀況。這一點,從我兒子在家學習的過程中,我深有體會。家長看著孩子“辛苦”學習,一會兒送水果,一會兒送零食,直播課常常被打斷,學習效果不理想。當我做了這個決定之后,我就抓緊時間,開始錄課。
接下來,我又再想怎么上課?正常情況下,學生們可以下載錄好的課程進行學習,我兒子在家就是這樣上課的??墒牵蹅兊膶W生能做到不用監(jiān)督,自己主動按時學習嗎?我心底的答案不是肯定的。也就是,很大一部分學生需要老師的管控,需要引導督促他們學習。
所以,我還是決定利用智慧樹平臺,建立翻轉課堂,進行簽到,以讓學生們坐下來準備學習,再利用見面果,直播授課或播放錄好的視頻。為了保證正式開課不出現問題,我提前與學生們約好時間進行測試,效果理想。
三、正式開課:平臺擁擠、音效不好、個別同學找不到入口,臨時調整學習流程。
3月3日,下午56節(jié),我這學期的第一節(jié)應用光學課,我早早就坐到電腦前,本以為做了充分的準備,可以順利完成教學??山酉聛淼囊还?jié)課,讓我無奈又欣慰。
無奈的是,正式上課,平臺突然擁擠,一些同學進不到平臺;進入平臺的學生,有幾個人找不到課堂入口,以前參加過試運行的同學給他們講解,他們就是聽不懂;而進入課堂的學生,也有些同學反映音效不理想,有兩個聲音……我處在崩潰的邊緣,之前的努力,似乎全部歸零,就在這時,手機的微信群里,同學們傳來的各種安慰短信讓我欣慰。
我又重新滿血復活了,我馬上加入了他們的QQ群,把PPT和錄好的課程視頻傳到群里,讓他們下載視頻,開始學習。而我的內心依舊忐忑,這樣學習,學生們能做到自律嗎?怎么監(jiān)督他們呢?我想到了作業(yè),于是,我和班長商量,讓同學們把作業(yè)上傳到QQ群里的共享文件中。
后來,學生們給我推薦了QQ小程序“老師助手”,看到同學們手寫拍照上傳的作業(yè),我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來了,我可以通過每節(jié)課留作業(yè)的方式,督促學生們完成當日的學習任務,再利用這個小程序進行批改、公布答案、給學生們發(fā)小紅花、點贊等,吸引同學們關注,并考察他們的學習情況。
四、調整后再上課:
3月5日,下午56節(jié),我這學期的第二節(jié)應用光學課。為了這次課能順利進行,我調整了學習流程,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效果。
我提前一天發(fā)了通知,通知內容大體如下:為避免平臺使用故障對學習的影響,現在調整應用光學課程的學習流程。主要包括以下:
1、下載錄課視頻。周一晚下載周二上課視頻;周三晚下載周四上課視頻。下載可通過智慧樹平臺的學習資源,也可通過QQ群的共享文件。
2、平臺簽到,多元化學習。周二和周四中午12:30到12:55在智慧樹平臺簽到,老師利用見面課播放視頻,同學可在線學習,也可利用自行下載的視頻進行學習。學習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通過微信群與老師直接溝通,老師在線答疑。
3、小程序收、發(fā)、批改作業(yè)。每次課結束后,老師通過“老師助手"發(fā)布作業(yè),同學們按時間要求上交作業(yè),老師批改后返給同學,并通過小程序公布作業(yè)答案。
4、微信群線上答疑。課余時間,同學們可以隨時通過微信群向老師提出問題,老師抽時間進行線上答疑,同學們可以把問題寫下來,拍照發(fā)到群里即可。
第二節(jié)課正式開始了,同學們簽到,還算順利。4位同學沒完成簽到,后來,在微信群和我解釋了情況,1位同學走錯教室,去了英語老師的課堂;1位同學平臺擁擠進不來,兩位同學沒有提前5分鐘進課堂,以至于進來時,簽到已經完成。我利用直播總結了一下第一次課和第一次作業(yè)的情況,就開始了第二次課的正式播放,同學們也各自開始學習,幾分鐘后,微信群里,學生們開始提問了,從問題的內容上看,他們與我的距離已經在逐漸減小,我相信,雖然我們只在線上交流,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建立深厚的師生情誼。
五、總結:繼續(xù)研究,爭取更好
開學第一周已經過去了,現在已經是周六的深夜了。這一周,我雖然只上了兩次課,但是,真的是感觸太多:學生們太可愛了!他們寬容,能理解老師的不易;他們愛學習,愿意主動思考問題;他們樂于助人,幫助同學,協(xié)助老師。為了他們,我要努力,再努力,再加倍努力!
今天,寫了這么多,并不是我自認為自己在線上授課方面有多優(yōu)秀,或者是有什么可以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我更多的想法是,把我的挫折和失敗與大家分享,讓大家少走彎路,也請大家把你們寶貴的經驗分享給我,謝謝!
機電工程 劉效含:
面對此次疫情,機電工程分院青年教師劉效含主講的《先進制造技術》課程在云端開課了,該課程主要采用騰訊會議直播,師生連麥互動為主的線上教學模式,線下教師給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學習資源,要求學生自主觀看《How it’s made》進行拓展學習,引導學生對未知的探索,并建立微信群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深度交流。
視頻會議模式下,師生可以對話,也可以在互動區(qū)進行文字留言,實現了語音、文字的互動,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思辨能力和探索意識均有所提升。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本課程直面先進制造技術的最新發(fā)展,深度梳理課程內容,實現新知識、新認識、新結構、新案例、新習題的全新教學模式。
機電工程分院 劉效含教師
在線講授《先進制造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