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墻》
2013-05-27閱讀次數(shù):
編輯:經(jīng)濟管理分院王逸
那墻很老了,有的只是渾身的斑駁和灰色的塵。貼的很近時會聞到那絲隱約的獨特的味道。墻壁的交界處已成了蜘蛛的領地,它們在那盡情地織網(wǎng),一股不食人間煙火之態(tài)。我實在太熟悉這堵墻了,抬頭望去,目力所及之處,便是這堵墻。我的視線長久的停留在上面,因為我根本穿透它,看到外面的世界。
想起《風云第一刀》里李尋歡與阿飛的那一段話:“他不愿阿飛再想這件事,忽然抬頭笑道:‘你看,這棵樹上的梅花已開了。’阿飛道:‘嗯。’李尋歡道:‘你可知道已開了多少朵?’阿飛道:‘十七朵。’”
梅花于我便是這堵墻,禁錮了我的思想,使我變得古板而又閉塞;阻隔了我和其他心靈的交流,使我變得孤獨而又寂寞。墻遮住了我的視線,使我看不見被它擋在外面的峰巒疊障,碧水如鏡,和風麗日,綠樹滴翠。春之清新,夏之灼熱,秋之斑駁,冬之靜穆都囚禁于這堵墻之內(nèi),生命慢慢堙沒于單調。
我仿佛走進了一個悖論,我需要墻為我遮風擋雨,又不滿墻擋住我的視線。墻是人創(chuàng)造并設計的,人卻因墻而困惑。住立于前,無奈的搖頭嘆息。有人說,在墻上開扇窗不就行了,開窗倒是可以管窺外面的世界,但是終究是杯水車薪,只不過在院墻之域外,加了一個極其狹小有限的條框,生活依然是從日子套著日子里穿過。
不過,我似乎錯了。窗的意義何止是引誘一角天進來,更是催發(fā)了我去找光明,換空氣。 我突然恍悟,既然如此,何必居于墻內(nèi),直接出去看看不就行了?
外面的世界,在靈魂里抽穗。